【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出自哪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话,常被用来提醒人们珍惜粮食、感恩生活。它不仅是一句格言,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的体现。下面我们将从出处、含义、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出自《朱子家训》,是明代思想家朱柏庐所著的一部家训类著作。原文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强调了对食物和物资的珍惜,倡导节俭的生活态度。
该语句在现代社会中广泛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公共宣传中,旨在培养人们的节约意识和感恩之心。其核心思想是:每一顿饭、每一件衣物,都凝聚着他人的辛勤劳动与自然的馈赠,因此应当心怀感激,不可浪费。
此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也常被引用在各类公益广告、节粮倡议活动中,成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语言符号。
二、信息汇总表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朱子家训》 |
作者 | 朱柏庐(明) |
原文句子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含义 | 强调珍惜粮食与物资,感恩劳动成果 |
使用场景 | 教育、公益宣传、家庭伦理教育等 |
现代意义 | 倡导节俭、反对浪费、弘扬传统文化 |
相关名言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
三、结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虽源自古代家训,但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文化自觉。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更应铭记这句话,做到知行合一,珍惜当下,尊重劳动,传承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