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偷生是什么意思】“苟且偷生”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勉强维持生活,但缺乏理想和追求,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多用于批评那些在艰难环境中不思进取、只求生存而不顾尊严或道德的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苟且偷生 |
拼音 | gǒu qiě tōu shēng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后来演变为“苟且偷生”。 |
含义 | 指人为了活命而勉强维持生活,不考虑未来,没有远大志向。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强调其缺乏奋斗精神和人生目标。 |
情感色彩 | 贬义 |
近义词 | 勉强维持、得过且过、随波逐流 |
反义词 | 奋发图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社会现象:某人长期处于低薪工作,只为糊口,不思上进,可说“他只是苟且偷生”。
2. 文学作品:小说中描写一个角色在战乱中幸存,但毫无希望,可用“苟且偷生”来形容。
3. 日常对话:朋友劝你不要安于现状,可以说“别总是苟且偷生,要为自己努力”。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苟且偷生”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更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志气”与“尊严”的重视。古人认为,人应当有追求、有理想,即使身处逆境,也应保持骨气和信念。因此,“苟且偷生”不仅是对现实的妥协,更是对精神世界的放弃。
四、总结
“苟且偷生”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困境中仅以生存为目标、缺乏斗志和理想的处境。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应仅仅满足于“活着”,而应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只有不断努力、积极进取,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