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翻译】一、
《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是儒家经典中一篇重要的论述,强调了一个人在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外在环境时,应保持内心的坚定与道德操守。文章通过孟子与景春的对话,阐明了“大丈夫”的标准,即不为外物所动,坚守仁义之道。
本文对“富贵不能淫”这句话进行逐句翻译,并结合其内涵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旦发怒,诸侯就会害怕;他们安定下来,天下就会平静。”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 孟子说:“这怎么能称得上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时,父亲会给他安排前程;女子出嫁时,母亲会送她到门口,并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正道的,只是小妇人的道理罢了。” |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所(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地位(礼),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如果得志,就与百姓一起遵循这条道路;如果不得志,也要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叫做大丈夫。” |
三、核心思想解析
1. 什么是“大丈夫”?
孟子认为,“大丈夫”不是指权力和地位高的人,而是指那些能够坚守仁义道德、不被外界诱惑或压迫所动摇的人。
2. “富贵不能淫”的含义
即使身处富贵之中,也不因此迷失本性、放弃原则,保持内心的清明与正直。
3.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强调一个人在逆境中仍能坚持信念,在强权面前不低头,体现出高尚的品格与坚定的意志。
四、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物质条件丰富,诱惑众多,很多人容易在名利面前迷失自我。《富贵不能淫》提醒我们,真正的强大不是拥有多少财富或权力,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守住内心的原则与道德底线。这种精神对于个人修养、社会风气乃至国家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结语
“富贵不能淫”不仅是古代士人追求的理想人格,更是现代人面对复杂世界时应具备的精神力量。它倡导的是一种内在的坚定与自律,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