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琴煮鹤什么意思】“焚琴煮鹤”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宋代黄庭坚的《短歌行》:“烹龙炮凤玉脂泣,烧金煮玉黄金熔。……焚琴煮鹤,用之不终。”原意是把琴当柴火烧,煮鹤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或大煞风景,不懂得珍惜和欣赏。
一、
“焚琴煮鹤”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破坏与浪费。它常用来批评那些不识好歹、不懂得欣赏美的人,或者形容在处理事情时方法不当,导致原本有价值的东西被毁掉。
这个成语不仅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还蕴含了对文化、艺术、情感等层面的尊重与珍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焚琴煮鹤 |
出处 | 宋代黄庭坚《短歌行》 |
原意 | 把琴当柴火烧,煮鹤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
比喻意义 | 不懂得珍惜、破坏美好事物;方法不当,造成浪费 |
使用场合 | 批评他人行为不当、讽刺不懂欣赏的人 |
近义词 | 毁灭良物、糟蹋美好 |
反义词 | 珍惜爱护、善待美好 |
用法举例 | 他竟然把一幅名画撕碎,真是焚琴煮鹤。 |
三、延伸理解
“焚琴煮鹤”不仅是对行为的批评,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美”的重视。在中国古代,琴、鹤都是高雅、清雅的象征,将它们用于烹饪或焚烧,是一种极大的亵渎。因此,这个成语也带有一定的文化批判意味。
在现代生活中,“焚琴煮鹤”可以引申为:对艺术、文化、感情等美好事物的不尊重或错误处理方式,提醒人们要懂得欣赏与珍惜。
通过了解“焚琴煮鹤”的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对美好事物的保护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