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是谁写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是一副广为流传的对联,常被用于纪念历史上的忠臣与奸臣。这副对联不仅语言精炼、寓意深刻,还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一、
这副对联最早出自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袁枚之手。袁枚是清代“性灵派”的代表人物,擅长诗词、散文和笔记小说。他在这副对联中,通过自然景物(青山、白铁)来隐喻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奸臣的谴责。
-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意指忠臣的英魂得以安息在青山之中,是一种荣耀。
- 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则讽刺奸臣虽生前作恶多端,死后却因铁铸像而被后人铭记,实属“无辜”之言。
此联常被用来题写于杭州岳王庙中的秦桧夫妇跪像旁,表达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怀念与对奸臣秦桧的批判。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对联名称 |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
出处 | 清代袁枚 |
作者简介 |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性灵派代表人物 |
上联含义 | 忠臣的英魂得以安息于青山之中,象征荣誉与敬仰 |
下联含义 | 奸臣虽生前作恶,死后却被铁铸像所铭记,带有讽刺意味 |
使用场景 | 常见于杭州岳王庙等纪念忠臣的场所,如秦桧跪像旁 |
文化意义 | 表达了对忠义的推崇与对奸邪的批判,具有强烈的历史教育意义 |
三、结语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不仅是一副对联,更是一种历史态度的体现。它提醒人们要铭记忠良、警惕奸佞,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文化中“以史为鉴”的传统智慧。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思想内涵来看,这副对联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