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夜月原文及翻译】《春山夜月》是唐代诗人于良史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春天夜晚山中景色的静谧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向往。全诗语言清新淡雅,意境深远,是一篇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一、原文总结
《春山夜月》全文如下:
> 春山多胜迹,幽径入云深。
> 柳色随风动,花香逐水沉。
> 空山人不语,独坐对清阴。
> 月出东岭上,光映一溪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山中的景致,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深情。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春山多胜迹,幽径入云深。 | 春天的山中有很多美景,幽静的小路深入云雾之中。 |
柳色随风动,花香逐水沉。 | 柳树的颜色随风摇曳,花香随着水流飘散。 |
空山人不语,独坐对清阴。 | 空荡荡的山中没有人说话,我独自坐在清凉的树荫下。 |
月出东岭上,光映一溪心。 | 月亮从东边的山岭升起,光辉洒在溪水中,映照着我的心境。 |
三、内容解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山中的景色,通过“柳色”、“花香”、“空山”、“明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美的氛围。诗人不仅写景,更借景抒情,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诗中“空山人不语”一句,既表现了山林的寂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孤独;“月出东岭上”则象征着希望与光明,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温暖与慰藉。
四、艺术特色
1. 意境优美: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意境。
2. 语言简练:用词朴素,没有华丽辞藻,却富有画面感。
3. 情景交融: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紧密结合,达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艺术效果。
五、结语
《春山夜月》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之作。它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夜晚的静谧,也体会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沉思。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是唐代山水诗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