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属将军以幼孤】一、
“先帝属将军以幼孤”这句话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原文为:“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驱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臣以大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先帝(刘备)将年幼的刘禅托付给将军(诸葛亮),并把国家大事交给他。这是对诸葛亮忠诚与责任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他承担重任的肯定。
在历史语境中,“先帝属将军以幼孤”体现了君臣之间的信任与托付关系,也反映了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所肩负的重大责任。这一句话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品德的赞扬,也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一种写照。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先帝属将军以幼孤 |
出处 | 《三国志·诸葛亮传》 |
作者 | 陈寿 |
原文出处 | “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臣以大事。” |
语义解释 | 先帝将年幼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委以国家大任。 |
历史背景 | 蜀汉建立初期,刘备去世,刘禅年幼,诸葛亮受命辅政。 |
情感色彩 | 表达信任、责任与忠诚 |
文化意义 | 展现古代君臣关系中的信任与担当精神 |
现代解读 | 强调领导力与责任感,常被用于强调“托付”与“使命”的重要性 |
三、总结
“先帝属将军以幼孤”不仅是一句历史记载,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古代政治中君主对贤臣的信任,也展现了诸葛亮作为一代名相的责任感与忠诚。这句话在后世被广泛引用,成为评价忠诚与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对其语义、出处及文化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托付”与“担当”的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