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驴技穷的意思】“黔驴技穷”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唐代柳宗元的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时,原本拥有的本领或资源已经用尽,无法再进一步应对问题,最终显得无能为力。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黔驴技穷 |
拼音 | qián lǘ jì qióng |
出处 |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
释义 | 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或资源用完了,无法再继续应对困难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指人能力不足、无计可施 |
近义词 | 山穷水尽、束手无策、黔驴之技 |
反义词 | 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才高八斗 |
二、出处与故事背景
“黔驴技穷”出自柳宗元的寓言《三戒》,讲述的是一个贵州的驴子被送到一个地方,起初因为体型大,老虎不敢轻易攻击。后来,驴子不断发出叫声,老虎逐渐发现它并没有真正的本事,于是将它吃掉了。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外强中干、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也说明了当一个人的能力被看穿后,就容易遭到失败。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中 | 他一开始表现得很厉害,但最后还是黔驴技穷,没能解决问题。 |
学习中 | 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结果考试时黔驴技穷,发挥失常。 |
商业中 | 这家小公司靠关系维持了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黔驴技穷,倒闭了。 |
四、常见误区
1. 误用为褒义:虽然成语本身是贬义,但有时会被误用为中性或褒义,比如“黔驴技穷”表示“终于用尽办法”,但这不符合原意。
2. 混淆“黔驴之技”:这是另一个类似成语,指“仅有一点微末的技能”,但不如“黔驴技穷”常用。
3. 过度使用:在某些情况下,频繁使用该成语会显得语言贫乏,建议根据语境选择更合适的表达。
五、总结
“黔驴技穷”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成语,更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能力和智慧才是长久之计,而不是依靠表面的气势或短暂的手段。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避免“黔驴技穷”的尴尬局面。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寓言故事,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