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sk命令用法】`fdisk` 是 Linux 系统中用于磁盘分区管理的常用工具,支持对硬盘进行分区、删除分区、查看分区表等操作。虽然 `fdisk` 功能强大,但使用时需谨慎,以免误删数据或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一、fdisk 命令简介
`fdisk` 主要用于管理 MBR(主引导记录)格式的磁盘分区表。它适用于传统的硬盘(非 GPT 格式)。对于现代大容量硬盘或 UEFI 系统,推荐使用 `gdisk` 或 `parted` 工具。
二、常见 fdisk 操作说明
操作 | 命令 | 说明 |
启动 fdisk | `fdisk /dev/sdX` | 替换 `/dev/sdX` 为实际磁盘设备名(如 sda, sdb) |
查看分区信息 | `p` | 显示当前磁盘的分区表 |
创建新分区 | `n` | 添加新的分区,可选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
删除分区 | `d` | 删除指定的分区 |
修改分区类型 | `t` | 更改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如 ext4、swap 等) |
保存并退出 | `w` | 将更改写入磁盘并退出 |
不保存退出 | `q` | 放弃更改并退出 |
三、fdisk 操作流程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分区操作流程:
1. 启动 fdisk
```
sudo fdisk /dev/sdb
```
2. 查看当前分区表
输入 `p`,查看磁盘已有的分区信息。
3. 创建新分区
输入 `n`,选择主分区(`p`)或扩展分区(`e`),设置起始和结束扇区。
4. 设置分区类型(可选)
输入 `t`,选择分区号,输入文件系统类型代码(如 `83` 表示 Linux 文件系统)。
5. 保存并退出
输入 `w`,将更改写入磁盘。
6. 重新加载分区表
使用 `partprobe` 或重启系统使新分区生效。
四、注意事项
- 备份重要数据:在进行分区操作前,务必备份关键数据。
- 确认磁盘设备:避免误操作其他磁盘,尤其是系统盘。
- 使用 root 权限:大多数操作需要 `sudo` 或 root 权限。
- 谨慎使用 `w`:保存操作会立即写入磁盘,不可逆。
五、总结
`fdisk`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磁盘分区工具,适合用于管理传统 MBR 分区的磁盘。掌握其基本命令和操作流程,有助于在日常系统维护中高效处理磁盘问题。但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谨慎,避免因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或系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