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国歌】“纳粹德国国歌”这一名称通常指的是1933年至1945年间,纳粹德国在第三帝国时期使用的官方国歌。尽管该国歌的旋律源自更早的历史背景,但在纳粹统治下,其歌词和象征意义被重新赋予了特定的政治内涵。
纳粹德国的国歌最初是《德意志之歌》(Deutschlandlied),由奥古斯特·海因里希·霍夫曼·冯·法尔肯施泰因(August Heinrich Hoffmann von Fallersleben)于1841年创作,原歌词为《德意志之歌》。1922年,魏玛共和国将《德意志之歌》定为国歌,其中最著名的三段之一是“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Deutschland, Deutschland über alles)。然而,在纳粹上台后,这一歌词被修改,并与纳粹意识形态紧密结合。
纳粹德国国歌的正式名称在不同阶段有所变化,但最常被提及的是《德意志之歌》中的第一段,即“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并配以纳粹标志性的音乐风格。此外,纳粹还创作了一些新的歌曲,如《霍亨索伦之歌》(Hohenzollernlied)等,用于国家仪式和庆典。
以下是对纳粹德国国歌的相关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国歌名称 | 《德意志之歌》(Deutschlandlied) |
创作时间 | 1841年 |
原作者 | 奥古斯特·海因里希·霍夫曼·冯·法尔肯施泰因 |
正式使用时间 | 1933年—1945年(纳粹德国时期) |
原歌词 |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
纳粹修改内容 | 在纳粹统治期间,歌词被重新诠释,强调民族主义和种族优越性 |
其他相关歌曲 | 《霍亨索伦之歌》、《冲锋队进行曲》等 |
战后处理 | 二战结束后,《德意志之歌》被废除,1990年后成为德国国歌,但仅使用第三段 |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德意志之歌》在战后恢复为德国国歌,但其历史背景复杂,尤其在纳粹时期被滥用,因此在使用时需谨慎对待。今天,德国国歌的歌词已调整为更具包容性和和平精神的内容,以避免历史上的极端主义影响。
总之,纳粹德国国歌不仅是音乐作品,更是政治宣传的重要工具。它反映了当时德国社会的思想倾向,并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