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范文】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整体上延续了近年来关注社会、人生、文化等主题的命题趋势。各地作文题目的设置,既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强调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人文关怀。以下是对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的总结,并结合部分范文进行分析。
一、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汇总(部分)
地区 | 题目 | 类型 |
全国卷 | 《船主与油漆工》 | 材料作文 |
北京卷 | 《北京的符号》 | 命题作文 |
上海卷 | 《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 | 命题作文 |
江苏卷 | 《忧与爱》 | 命题作文 |
山东卷 | 《窗口下的风景》 | 命题作文 |
浙江卷 |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 命题作文 |
天津卷 | 《人又如何》 | 命题作文 |
广东卷 | 《你想做什么》 | 命题作文 |
二、作文题目解析与范文示例
1. 全国卷:《船主与油漆工》
材料
一个船主让油漆工给船涂漆。油漆工发现船底有个漏洞,便顺手补上了。后来船主发现后,送了一笔钱感谢他。油漆工说:“我只是顺手做了一件小事。”
立意方向:
这道题强调“善举”与“责任”,鼓励学生关注细节、主动担当,体现一种朴素的道德观。
范文片段:
>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温暖和改变。就像那个油漆工,他没有多想,只是随手补上了船底的漏洞,却避免了一场可能的灾难。这种不求回报的善意,正是我们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2. 北京卷:《北京的符号》
题目解析:
要求考生从北京的文化、历史、建筑、人物等方面出发,寻找能够代表北京精神或文化的“符号”。
范文片段:
> 北京,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市。它不仅有故宫、长城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有胡同里的老茶馆、四合院中的邻里情谊。这些都构成了北京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不只是建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的传承。
3. 江苏卷:《忧与爱》
题目解析:
探讨“忧”与“爱”的关系,可以写亲情、友情、家国情怀等,强调情感的复杂性与深度。
范文片段:
> 父母的担忧,是他们深沉的爱;国家的忧虑,是民族的责任感。忧与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生的丰富内涵。
4. 浙江卷:《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题目解析:
鼓励学生思考“旁观者”与“参与者”的关系,倡导欣赏他人、尊重平凡的价值观。
范文片段:
> 在这个追求卓越的时代,我们常常忘记,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那些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或许没有站在聚光灯下,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增添了温暖与力量。
三、写作建议与总结
2012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 贴近生活:多数题目来源于日常生活,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 注重思辨:如“忧与爱”、“一切都会过去”等题目,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情感表达。
- 弘扬正能量:如“船主与油漆工”这类材料,强调善良、责任与奉献。
对于考生来说,写作时应注重:
- 结构清晰:开头点题,中间展开,结尾升华。
- 语言流畅:避免生硬表达,多用具体事例支撑观点。
- 情感真挚:写出真实感受,避免空洞套话。
四、总结表格
内容 | 说明 |
年份 | 2012 |
考试类型 | 全国高考 |
主要题型 | 材料作文、命题作文 |
重点考察 | 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情感体验 |
写作建议 | 结构清晰、语言自然、情感真挚 |
作文风格 | 多样化,涵盖社会、文化、人生等多个层面 |
结语:
2012年的高考作文,不仅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检验,更是对思想深度与人文素养的考察。通过认真审题、合理构思、真情表达,每位考生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