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之论的成语解释】“不易之论”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不可更改的言论或观点,形容某种说法非常正确、权威,不容置疑。该成语常用于对某人观点的高度认可,表示其见解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不易之论 |
拼音 | bù yì zhī lùn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之言,皆为天下计,非为一身谋也。故曰:‘不易之论,不违于时。’” |
释义 | 不可更改的言论;指正确、权威、不容置疑的观点。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多用于评价他人的言论或观点。 |
近义词 | 确凿无疑、无可置疑、金科玉律 |
反义词 | 胡说八道、信口开河、无稽之谈 |
二、使用场景示例
1. 学术讨论中
“他的研究结论是不易之论,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2. 日常交流中
“你这个建议很中肯,确实是不易之论。”
3. 新闻评论中
“专家指出,这种分析是不易之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总结
“不易之论”是一个表达高度认可的成语,强调观点的权威性和正确性。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严谨性和说服力。但需注意,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过度夸张或误用。
通过理解其出处、含义及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质量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