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宝山而空回出处于哪里】一、
“入宝山而空回”是一句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进入一个充满机会或资源的地方,却未能带走任何成果或收获。这句话的出处与古代文学典籍有关,尤其在《后汉书》中有所记载。
该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王符传》中,原文为:“入宝山而空回,非不欲得也。”意思是说,虽然进入了藏有珍宝的山中,但最终却两手空空地回来,不是因为不想得到,而是因为没有能力或方法去获取。
在现代语境中,“入宝山而空回”常用来提醒人们要善于把握机会,提升自身能力,否则即使身处有利环境,也可能一无所获。
二、表格展示答案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入宝山而空回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原文 | “入宝山而空回,非不欲得也。” |
含义 | 进入充满资源或机会的地方却一无所获 |
使用场景 | 提醒人们要珍惜机会、提升能力 |
现代意义 | 强调主动进取和能力的重要性 |
相关成语 | 空手而归、一无所获 |
三、结语
“入宝山而空回”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一种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即便身处优越环境,若缺乏行动力和能力,最终仍可能“空手而归”。因此,面对机遇时,应积极准备、努力争取,才能真正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