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雹读音及解释】“雹”是一个常见的汉字,但在日常使用中并不频繁出现。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字的含义和用法,以下将从读音、词义、常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雹”是汉语中的一个形声字,读音为 báo,属于第二声。其本义是指一种自然现象,即在强对流天气中形成的冰粒或冰块,从云中降落到地面。这种天气现象通常出现在夏季,也被称为“冰雹”。
在现代汉语中,“雹”不仅用于描述自然现象,还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受到打击或打击性的事情”。例如:“他遭到了一顿批评,像被冰雹砸了一样。”
此外,在一些方言或特定语境中,“雹”也可能有其他引申义,但这些用法较为少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汉字 | 雹 |
拼音 | báo |
声调 | 第二声(阳平) |
部首 | 雨 |
结构 | 上下结构 |
本义 | 自然界中由水滴冻结形成的冰粒或冰块,从云中落下 |
引申义 | 1. 比喻打击、打击性的事件 2. 方言中可能有其他含义(较少见) |
常见用法 | “下雹子”、“冰雹”、“遭到雹打”等 |
例句 | 1. 今天下午突然下起了冰雹。 2. 他的发言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雹雨,让人措手不及。 |
三、小结
“雹”字虽然不常出现在日常对话中,但在描写天气或比喻性表达时具有一定的表现力。了解它的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或写作中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同时,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其用法,是掌握该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