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新,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题大庾岭北驿前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题大庾岭北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题大庾岭北驿
2、 宋之问
3、阳月(阳月:阴历十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已:停止),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瘴:山川湿热蒸郁之气)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陇头:田中高处)梅。
4、这首诗是宋之问被贬逐钦州,途经大庾岭,寄宿于北驿,预备次日渡岭。而面临此崇山峻岭,心有所感,遂题诗于驿壁,以泄情懑。
5、大庾岭为入粤必经之地,岭南自古为蛮荒之区,唐代尚未完全开发,人多视为畏途,迁客至此,犹如隔世,南方蛮烟瘴气,鴃(jué)舌鸟语,白不同于中原之文明,诗人明朝即将越岭,对于前程之陌生,充满着怀疑和不安,回顾北方之故园,不胜眷恋与期待,然而现实终不可逭(huàn),徒然增添痛苦而已。
6、此诗从季节下手,所谓“十月小阳春”,十月虽属初冬时节,气候尚称和暖,故有阳月之称,庾岭位近亚热带,大气也较同月份的北方和暖,因此诗人以“阳月”指称十月,不止足套用典故而已,也为了“阳月”能予人特殊的温煦之感。就在这个月份里,诗人出现在庾岭之前,面对异地的风土人情,令人不禁睁大眼睛,恣意浏览,细细品味。这时南归的雁子,阵阵飞来,映入诗人眼帘之中,心中激起一股悲哀,”雁子呵,你可是伴我南行么?”正感同病相怜的当儿,蓦地,一个古老的传说闪在脑际:“南飞的雁子到此就会回头。”显然的卤就是雁儿南飞的尽头,而诗人此行的尽头,却在岭外遥远处,无限愁绪,齐涌心头。相传衡阳有回雁峰,每年雁子至此则回,绝不过岭。诗人的传闻根据于此,只不过将地名更易,本来使用典故,贵在能将情意完全表达,至于名物考证,尚在其次,诗人才学博洽,不至误记。
7、【注解】:
8、 瘴: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致病之气。
9、 陇头梅: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陇头:即为“岭头”。
10、 【韵译】:
11、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
12、 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
13、 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
14、 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
15、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
16、 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
17、 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
18、 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19、 【评析】: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