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合符节的意思是什么】“若合符节”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言行、想法或行为非常契合,如同古代的符节相合一样,完全吻合、毫无偏差。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两人之间在思想、行动或情感上的高度一致,具有极强的默契感。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若合符节 |
拼音 | ruò hé fú jié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言若合符节。” |
含义 | 形容言行、想法或行为非常契合,如符节相合般准确无误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默契、配合或观点一致 |
近义词 | 心心相印、志同道合、如出一辙 |
反义词 | 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格格不入 |
二、成语详解
“若合符节”中的“符节”是古代用于凭证的信物,分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只有合在一起才能验证身份或命令的真实性。因此,“若合符节”比喻两个人的想法、行为或意见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分歧,就像两片符节完美契合一样。
这个成语不仅可用于描述朋友之间的默契,也可用于描述团队协作、情侣关系、甚至政治联盟等场合,强调的是高度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团队合作 | 他们在工作中配合得若合符节,效率极高。 |
情侣关系 | 他们俩的思维方式若合符节,总是能想到一块儿去。 |
文艺创作 | 两位作家的合作若合符节,作品风格高度统一。 |
政治联盟 | 两国在政策上若合符节,达成多项共识。 |
四、总结
“若合符节”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在思想、行为或情感上的高度一致和默契。它来源于古代的符节制度,寓意精准、契合。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友情、爱情还是工作合作,都能用到这个成语来表达一种深层次的认同和配合。
通过了解其出处、含义、用法及实际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感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