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的原句及含义】《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西湖早春景色的七言律诗。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初至时西湖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一、原文内容
《钱塘湖春行》原文如下: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诗句解析与含义总结
诗句 | 原文 | 含义 |
第一句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诗人在孤山寺北、贾亭西边行走,看到湖面刚刚涨起,水天相接,云彩低垂,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开阔的春景。 |
第二句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早春时节,几只黄莺在温暖的树上争鸣,新来的燕子正在衔泥筑巢,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第三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繁花盛开,色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小草刚刚长出,只能勉强遮住马蹄,体现出春天初到的景象。 |
第四句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诗人最爱在湖东漫步,欣赏那绿柳成荫、白沙堤岸的美景,流露出对西湖春色的深深喜爱。 |
三、整体赏析
《钱塘湖春行》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景色,通过对“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的细致刻画,展现了春天初临的生机勃勃。诗中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还有听觉(莺声)、触觉(草色)的综合感受,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白居易在诗中没有过多抒发个人情感,而是通过写景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是唐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四、结语
《钱塘湖春行》不仅是白居易对西湖早春景色的真实写照,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情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画面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