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娉袅袅十三余是什么意思】“娉娉袅袅十三余”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赠别》的诗句,原诗为:
>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年仅十三四岁的少女,体态轻盈、姿态柔美,宛如初春枝头的豆蔻花,娇嫩动人。
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中的“娉娉袅袅”是形容女子姿态柔美、步履轻盈的样子;“十三余”则是指她年龄大约十三岁多一点。整句的意思是:一位身材婀娜、举止优雅的少女,年仅十三四岁。
这句诗不仅表现了少女的青春美貌,也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在古代文学中,“娉娉袅袅”常用来形容女子的优美姿态,而“十三余”则强调其年少、纯真、未谙世事的特点。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娉娉袅袅 | 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轻盈 | 杜牧《赠别》 | 描写女性形象 |
十三余 | 年龄约为十三岁多 | 杜牧《赠别》 | 表示年少、青春 |
整句意思 | 描绘一位十三四岁、体态优美的少女 | 杜牧《赠别》 | 用于诗歌中表达对少女的赞美 |
三、拓展理解
在古诗词中,常常通过简练的语言来传达丰富的情感和画面感。“娉娉袅袅十三余”正是这种艺术手法的典型体现。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年龄描述,更是一种情感的投射,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少女的怜爱与欣赏。
此外,这句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审美的一种追求——温柔、含蓄、年轻貌美。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这样的描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四、结语
“娉娉袅袅十三余”不仅是一句诗意的描写,更是古人对青春与美的独特表达方式。它让我们感受到古典诗词中那份细腻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