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的成语解释】“国色天香”是一个常用于形容女子美貌的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表达了对女性外貌的赞美,也常被用来象征国家的繁荣与美丽。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成语解释
出处:
“国色天香”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李正封的《咏牡丹》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女子的美貌,尤其是指容貌出众、气质非凡的女性。
含义:
- 国色:指国家中最美的人或事物,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绝色容颜。
- 天香:原指天上飘来的香气,后引申为女子身上散发的自然芬芳或高贵气质。
用法:
多用于形容女性的美貌,也可用于形容花木、风景等的美丽。
近义词:倾国倾城、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反义词:相貌平平、丑陋不堪、平凡无奇
二、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国色天香 |
出处 | 唐代李正封《咏牡丹》 |
含义 | 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或国家、景物之美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女性美貌,也可形容花木、风景等 |
近义词 | 倾国倾城、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
反义词 | 相貌平平、丑陋不堪、平凡无奇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国古代对女性美的高度赞美,也反映社会审美观 |
现代使用 | 常用于文学、影视、广告等领域,表达对美丽事物的欣赏 |
三、使用建议
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使用“国色天香”,应注意语境是否恰当。虽然该成语带有强烈的赞美意味,但若过度使用或用错对象,可能会显得夸张或不妥。建议结合具体情境,适当搭配其他词汇,使表达更加自然、得体。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国色天香”不仅是对美貌的赞美,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情感内涵。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美感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