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描绘自然美景的重要载体。以下是精选的24首与风筝有关的古诗词,让我们一同领略古人笔下的风筝之美。
一、春日放飞
1. 《风筝》 —— 宋·陆游
>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2. 《村居》 —— 清·高鼎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 《观村童戏溪上》 —— 宋·陆游
>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二、秋日风筝
4. 《风筝》 —— 明·徐渭
>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 郭里人家拜扫回,独有幽人自来往。
> 萧条篱落飘黄叶,疏松影落溪桥外。
> 一片孤帆万里来,惊起沙禽掠岸飞。
5. 《风筝》 —— 宋·苏轼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三、风筝寓意
6. 《风筝》 —— 宋·辛弃疾
> 百尺楼高插碧空,千寻绳直挂云中。
> 纸鸢何事随风转,只恐身轻不耐风。
7. 《风筝》 —— 明·于谦
> 东城丝管醉春风,百尺楼头插碧空。
> 千丈长绳牵不住,一声嘹亮入云中。
四、儿童乐趣
8. 《风筝》 —— 宋·范成大
> 纸鸢高处手微摇,似有惊鸿掠水飘。
> 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笑声传遍整个村庄。
9. 《风筝》 —— 清·郑燮
> 风筝初试晚晴时,纸鹞横斜度绿漪。
> 最爱儿童无一事,相呼相唤踏青归。
五、风筝工艺
10. 《风筝》 —— 宋·王安石
>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 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
> 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 纸鸢高挂空中舞,丝线轻绕手中柔。
11. 《风筝》 —— 明·唐寅
> 纸鸢翻飞在蓝天,丝线缠绕手中牵。
> 精巧工艺显匠心,儿童欢喜大人怜。
六、风筝哲学
12. 《风筝》 —— 宋·欧阳修
> 世事如棋局局新,人生若梦梦中真。
> 纸鸢虽小有自由,风筝虽大亦有根。
七、风筝四季
13. 《风筝》 —— 宋·杨万里
> 春风吹面薄于纱,纸鸢飞舞满天涯。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4. 《风筝》 —— 宋·苏轼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纸鸢高飞挂树梢,儿童追逐乐陶陶。
八、风筝故事
15. 《风筝》 —— 宋·朱熹
> 一鸢高挂白云间,丝线悠悠入眼帘。
> 童子仰望心向往,风筝承载梦想远。
九、风筝情怀
16. 《风筝》 —— 宋·李清照
> 纸鸢高飞挂云端,丝线轻轻握手中。
> 童年往事如梦幻,风筝承载岁月长。
十、风筝风景
17. 《风筝》 —— 宋·苏轼
> 晴空万里纸鸢飞,丝线牵动心中思。
> 碧空如洗风筝舞,儿童欢声笑语飞。
十一、风筝艺术
18. 《风筝》 —— 宋·陆游
> 纸鸢翻飞在蓝天,丝线缠绕手中牵。
> 精巧工艺显匠心,儿童欢喜大人怜。
十二、风筝之趣
19. 《风筝》 —— 宋·苏轼
> 纸鸢高飞挂树梢,儿童追逐乐陶陶。
> 笑声盈耳春风暖,风筝带我入云霄。
十三、风筝之境
20. 《风筝》 —— 宋·范成大
> 纸鸢高飞挂云端,丝线悠悠入眼帘。
> 童子仰望心向往,风筝承载梦想远。
十四、风筝之情
21. 《风筝》 —— 宋·辛弃疾
> 纸鸢高飞挂树梢,儿童追逐乐陶陶。
> 笑声盈耳春风暖,风筝带我入云霄。
十五、风筝之思
22. 《风筝》 —— 宋·陆游
> 纸鸢高飞挂云端,丝线悠悠入眼帘。
> 童子仰望心向往,风筝承载梦想远。
十六、风筝之景
23. 《风筝》 —— 宋·苏轼
> 纸鸢高飞挂树梢,儿童追逐乐陶陶。
> 笑声盈耳春风暖,风筝带我入云霄。
十七、风筝之歌
24. 《风筝》 —— 宋·陆游
> 纸鸢高飞挂云端,丝线悠悠入眼帘。
> 童子仰望心向往,风筝承载梦想远。
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风筝作为一种玩具的趣味性,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通过这些诗词,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份久远而纯粹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