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知识经验 >

不负如来不负卿上一句

“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诗出自近代诗人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矛盾,以及对爱情和信仰的深刻思考。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解读这句诗及其背景。

苏曼殊,原名戬,字子谷,法号博经,晚号燕子龛主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画家和僧人。他一生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向往尘世间的美好情感,又追求出世间的超然境界。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不负如来不负卿”,前一句是“还卿一钵无情泪”。整首诗如下: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不负如来不负卿,却疑明月是前身。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第一句“春雨楼头尺八箫”,表现了诗人独处高楼,吹奏尺八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情绪。第二句“何时归看浙江潮?”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第三句“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则刻画了诗人孤独行走在樱花盛开的小桥上,芒鞋破钵的形象,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僧人的清贫生活和无人理解的处境。

而“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则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遗憾与不舍,以及对信仰的坚持。“不负如来不负卿”则是诗人面对情感与信仰之间矛盾时的一种抉择,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信仰,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爱人深深的怀念与不舍。最后一句“却疑明月是前身”则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情感和信仰的哲思,暗示着诗人对前世今生的思考。

总之,“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情,也体现了他对信仰的执着。它揭示了一个人在面对情感与信仰之间的选择时所经历的内心冲突与抉择,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